在本文中,导演表达了电影创作背后的社会关切。算法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,这不只是外卖骑手这一群体需要面对的问题,甚至可以说“所有人都困在算法里”。刘泰风导演希望,这部电影最终能够表现不同阶层所面对的困境,也为这个时代留下宝贵的记录。
春困夏乏秋倦冬眠,总有一群人,他们觉得自己精神差,疲倦乏力,少气懒言,没胃口,便溏……这时,很多人会觉得,自己这是气虚,马上去买各种参泡水,人参,党参,西洋参……
盼望着将气补回来,但这么多种参,哪种适合您?今天,广东省名中医、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就给大家好好细讲。
01 气虚是什么
中医认为,气虚,是一个很大的证候群。心、脾、肺、肾皆有气虚。
脾主运化,主四肢,故脾气虚表现为:纳差,便溏,甚至大便中夹不消化食物。人比较消瘦,乏力,不想动,喜静恶动等。舌淡胖,边有齿痕。
肾主封藏,故肾气虚表现为:气喘,气促,阳痿早泄等。
心主神明。故心气虚表现为:没精神,精神萎靡,对事物不感兴趣,乃至心悸、心慌。
肺主气,故肺气虚表现为:讲话没力气,少气懒言,气短,容易感冒,运动后汗出非常多,自汗等。
而单纯的气虚,比较少见,很多时候,气虚会有兼夹证,比如气虚夹湿,气虚夹瘀等。气虚还可以兼杂其他的虚证,比如气阴两虚、气血两虚等。
而不同的人,气虚程度也不一样。有时候,哪怕证型相同,如果气虚程度不一样,补气药也是不同的。所以,我们要详细区分,找到最适合我们的那一种。以适合为原则,区分药物药性,温补还是清补?和缓地补还是峻补?要找到最适合的那一种。
02 细数几种常用参
除了人参,还有党参,西洋参,太子参,虽然都属于参类,但它们的差别可是非常大的。
人参
人参,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,人参“主补五藏(五脏)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,开心,益智,久服轻身延年”。
人参有以下几种功效:
①能大补元气,适用于气虚重症,如久病体虚,大病初愈,妇女产后,大出血等。
②能补脾益肺,人参是补脾补肺的要药,临床中,对于肺脾气虚患者,使用人参,效果非常好。乏力,气短,手足冰凉,少气懒言,都可以用人参。
③能益气升提,治疗中气下陷,各种脏器下垂,比如胃下垂,子宫脱垂等。中医认为,脾主升,当脾气虚时,上升、托举的功能受到影响,就会导致脏器下垂。
④人参也能止血,治疗因脾虚而导致的出血。中医认为,脾统血。脾虚,统摄无权,失去约束血液的能力,就会导致出血,如出鼻血、牙龈出血、月经量多等。
⑤人参也能安神益智,治疗因心气虚导致的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。心主神明,心气虚,会导致神明失养,进而导致心悸心慌、失眠多梦、记忆力下降。
食用人参时,因其补气力强,所以,无气虚及一般人不宜多吃。
此外,人参按照产地分为高丽参、吉林参等,按照炮制方法,可分为生晒参、红参等,其中,红参补气力强,且性更温。
党参
党参,归脾、肺经,能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党参,是为脾胃病人而生的补气药。
党参补气效果平和,和缓,人参有的补脾益肺功效,党参一个不落全都有,但补气力比人参更温和;党参还能养血生津,且性平和,不用担心太过寒凉。我们日常食用都可以,煲汤放一点,煮粥放一点,只要是气虚,使用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。
西洋参
西洋参,也称为花旗参,归心,肺,肾经,能补气养阴,清热生津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说“西洋参性凉而补,凡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,皆可以此代之”。
西洋参对比人参,最主要的特点是性偏寒凉。补气力弱一些,但养阴生津效果更强,补气中夹有一点清热效果,特别适合于那些气阴两虚夹热的人,如气短,乏力,伴有口干,使用西洋参会比人参更有效果,顾虑也更少。
但西洋参性凉,气虚夹寒证的患者,不适合使用西洋参。
太子参
太子参,归脾,肺经,能益气健脾,生津润肺。
对比人参、党参,太子参的补气效果比较弱,非常平和,补而不燥,特别适合小儿气虚者。小儿为纯阳之体,哪怕是虚证,如果进补太过,容易上火,引起咽喉发炎、疼痛。
所以,太子参虽然补气功效弱,但最适合小儿体质。
食疗方——党参红枣鸡汤
材料:党参20克,红枣3颗,生姜3片,鸡半只。(2人份)
做法:
①鸡宰杀干净,去内脏,飞水去血污,红枣去核;
②将所有用料倒进汤盅,加水适量;
③待锅内的水烧开后,用中火炖煮40分钟或60分钟;
④炖好后,隔除药渣;用盐调味,喝汤吃肉。
功效:健脾益气养血。
适合:气血两虚的人群服用。
鸡肉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,党参可健脾益气,搭配养血的红枣,适合气血两虚的人群服用。
保胃健康 | 这味药食同源的宝物,祛湿不伤阴,适合在秋燥渐起时节食用
保胃健康|趁着应季赶紧尝尝它,生吃润燥,熟吃健脾
保胃健康|广东人喜欢用它煲汤,可美颜养胃
医学指导:广东省名中医、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
黄穗平
医学博士、主任中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广东省名中医。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,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(消化系统疾病方向)学术带头人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、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、岭南(华南)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、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、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,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、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。擅长中医、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,培养硕士生、博士生80多名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卫生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。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、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、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。主编著作7本,副主编著作8本,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。获得“首届岭南名医”“首届羊城好医生”“2017胡润-平安中国好医生”称号。
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:
周二上午(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特需门诊)
周五上午 (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 )
供稿: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
广东省中医院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
执行编辑:王军飞
审核校对:张靓雯
责任编辑:陈佳佳 期货配资比例